古代中西方鞋履的设计比较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质地、工艺及装饰手法的差异性 在中国服装史上,对鞋的称谓因其时代及形制的不同而称谓各异,主要有:屦、舄、鞋、、履、、、屣、靴、屐、、、、
质地、工艺及装饰手法的差异性
在中国服装史上,对鞋的称谓因其时代及形制的不同而称谓各异,主要有:屦、舄、鞋、、履、、、屣、靴、屐、、、、、、跣子、花盆底等。从其质地来看,有皮靴、皮鞋、毡靴、毡鞋、绣花鞋、棉鞋、铜泡钉靴、银鞋、石鞋、陶器鞋靴、草鞋、布靴、布鞋、木屐、皮屐、棕屐、竹屐等。制作工艺主要有反绱、拼接、刺绣、编结、镶滚贴边、纳缝、补花等。在鞋口、鞋面、靴口等部位多装饰有单独纹样,其图案题材丰富,寓意深刻,多以吉祥图案为主,如“福禄寿”、“鱼钻莲”、“凤戏牡丹”等;也有花草纹样、神话故事纹样等。
中式鞋履的以上特征贯穿于适形及造形两个阶段。西方鞋履也同样如此,但二者的表现特征并不相同。西方鞋履的材质也十分丰富,有皮革、毛皮、金属、丝绸、锦缎、亚麻、木质等。早期的鞋履纹样较少,后期逐渐增多,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几何、花草图案等为主要纹样题材。发展到近代,单独纹样、抽象图案出现较多。较常采用鞣革、染色、镶金、镂空、包边、刺绣、珠绣、串珠等装饰工艺。
三、造形阶段
当鞋履的发展进入造形阶段后,人们对鞋履的要求,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其“载足”的实用性需求,而是希望其能够进一步满足“饰足”的装饰性需求。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,都在适形的鞋履形态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革,使之更具装饰性,但同时也导致了鞋履的形态不再适合人体足部结构的局面,中西方鞋履的发展由此进入造形阶段,二者在此阶段的表现形式也有明显的差异。
鞋履样式的差异性
中国古代鞋履的造形阶段从五代南唐始,一直持续至清末。弓鞋的诞生是中国古代鞋履进入造形阶段的标志,此后清朝还出现了状如花盆底的“高跟鞋”样式。弓鞋因形状如弓,故由此得名,又被称为三寸金莲。其工艺讲究,装饰华美,是唐宋以后汉民族女性的主要足衣,其特征为长度短、宽度窄、厚度薄、鞋头尖,足底无自然曲线,与足部本身形态严重相悖。在鞋跟的设置上,中国古代鞋履在发展之初并没有高跟的样式。汉代墓葬中出土的舄,以帛为鞋面,以重木为鞋底,鞋底厚且平,其作用是“干腊不畏泥湿也” [4]。中国历代的履、靴等许多都有这种厚平底的设置,既耐磨,又可以防污。后满族入关,将高底鞋引入汉族服饰之中。这种高底鞋也被称为“花盆底鞋”(图3)或“马蹄鞋”,其底用木为之,外层裹以白布,高约7厘米,后增至13厘米左右。其鞋底一般有两种样式,一种是上宽下窄,如花盆形状;另一种是上宽下圆,如马蹄状。这种高底都位于鞋底的中间位置,鞋尖及鞋跟部位一般呈悬空状。至清后期,有弓鞋在鞋跟处用多层布纳缝成鞋跟,与现代中跟鞋的样式基本相似。
?
西方古代鞋履的造形阶段始于哥特时期(公元12世纪中期),持续至17世纪末的法国风时代,其标志是哥特时期流行的波兰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高跟鞋——乔品。在此阶段,鞋头及鞋跟的样式与适形阶段已截然不同。鞋头由上古时期的露趾或全包脚趾的样式,逐渐过渡为鞋头尖细而长的样式;鞋跟也由平跟变为高跟。哥特时期男女鞋履上都绣有家族徽章图案,鞋头与哥特式建筑的尖塔造型相呼应,变得尖而长,里面装有鲸须等填充物,此时男鞋的尖头长度最长有1米左右长,甚至到影响行走的地步,需要用金属链将其吊起固定住,史称波兰那。由于鞋头过分尖锐,使得穿着者的足尖部位受到严重挤压。文艺复兴时期,一种被称为“乔品”的高跟鞋开始流行。其鞋底为木质,鞋面为皮革或漆皮,多数无后跟,类似拖鞋。这种高底鞋的鞋底高度一般为20-25厘米,最高约30厘米,可算是现代女式高跟鞋的雏形。16世纪初又流行一种方头鞋,这种鞋头的宽度比脚的宽度要宽很多,上面装饰以被称为斯拉修的裂口样装饰。至17世纪初,女鞋的高跟鞋样式已与现代无异,高跟鞋取代了乔品。此后鞋跟的样式日益丰富,有坡跟、匕首跟、楔形跟、花式跟等。17世纪后期,除长筒靴外,还出现了短筒靴及皮鞋,男子皮鞋以黑色为主,并有红色后跟,鞋舌较长,也为红色,鞋上装饰有缎带、珠宝等。此后的鞋履形态与现代鞋履形态已基本一致了。
穿着习惯的差异性
中国古代男子鞋履多用黑色,女子的多用有彩色系,鞋履的色彩多依据服色选用。贵族鞋面用乌皮、丝、缎等制成,有时在鞋面上用金线刺绣,或在鞋帮、鞋头部位刺绣吉祥图案。百姓鞋面则多以绒、布为之,也有刺绣的情形,但一般禁止用金线绣制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皮革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pgzz.cn/qikandaodu/2021/0421/504.html
上一篇:皮雕艺术及其技法探索
下一篇:朱心明皮革上蚀刻的西藏情怀